字体【

《负数》教案8篇

分类:教学类 日期:2025-07-16 14:26人气:加载中...


我们在实施教案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教案的反馈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负数》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负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 ......

我们在实施教案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教案的反馈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负数》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负数》教案8篇

《负数》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引领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负数》教案篇2

?负数的认识》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数学新课程标准》这方面的教学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这一目标和个人对此教材的理解设计了本课,通过实践有以下体会:

一、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降低学习难度。

课的到入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说反义词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如: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等等。这些相反意义现象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为学生认识负数构建了平台。。接着采用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有关气温方面的信息,在天气预报中也经常看到负数,他们已经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数是用来表示零下温度的。这一生活经验,六年级的学生已相当熟悉,以这些生活经验为学习切入点,展开负数的教学,此“时”此“境”引入负数,更有助于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具体含义,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学习起点把握不准,预设不够贴切。

以前的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已有较多内容,学生已能熟练地利用正数来表达、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由于当前大量媒体的介入,在生活中,对与负数学生也偶尔接触过,并几乎每天都接触到有关气温方面的信息,在天气预报中也经常看到负数,其实他们已经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数是用来表示零下温度的。对于这些本人预设教案时有所考虑,但课堂上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比想象的知道的要多得多。特别是展开环节用温度切入教学时还安排详细的认识温度计环节,课中才发现学生其实在科学课早已会熟练的`应用温度计了,完全没有必要安排这样的学习环节。再如我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在那里还见过象这样负几的数时,学生竟然举到电池的正、负,尽管这一现象也很好解释,并不产生对本课学习的困扰,但也实实在在是我课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可见,课前的预设还要多方面了解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自身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如在教学中,发现了预设的过于详细,学生的学习起点定位过低,还有上面所提的认识温度计内容学生已经掌握等,显然应该要调整一下教学的进度内容。可是在课中并没有进行调整,显得课堂学习安排过于简单,时间也比较松散。课后反思,在课中加入摄氏度和华氏度的互化比较合适。首先,西方国家当前就使用华氏度,对面向世界当代孩子来说,这也将成为必备知识。其次,温度计上就有摄氏度和华氏度两种刻度,课堂上又有时间,方便穿插这一内容的学习,同时也增强了课外知识,也能拓宽孩子的视野。

《负数》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例l与课后练习一的相应习题。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说相反话的游戏,好吗如:我说上,你们说下,左(右)、买(卖)、我向东走100米、我是女的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一、自主创造,初知正负数

1.情景引入。

(1)师:请同学们拿出记录表,听清老师说的话,用最简捷的方式记录这些信息。(师叙述,生记录。)

①海安1路公共汽车在文峰站上来2位乘客,到海安附小站下去2位乘客。

②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转走16名同学。

③小名妈妈投资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xx元

上下车情况

转学情况

股票收入

文峰站

转来

四月份

海安附小站

转走

五月份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记录的信息给大家看看

第一种:用文字表示。

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第三种:其他符号。

第四种:用+2、-2表示。

师:这些记录信息的方法都不错,你觉得那种方法最简捷、明了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素材为教学切入口,创设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凸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因为需要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创造。】

(3)认识正、负数。

师:像第一行的数叫正数,+2这个数读作正2,+这个符号叫正号。(板书:正数、+2、正号)

师:第二行的数叫负数,-2谁来读一读-是负号。(板书:负数、-2、负号)

师:正号、负号和以前学的加减号写法相同,但表示的意义却有所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板书课题)

2.快速抢读,并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

+66、-100、+7.8、-、36 (同时贴在黑板相应位置)

师:36是什么数介绍: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

师:负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

负字。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和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读数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读数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沟通联系,再识正负数

1.教学例1.

(1)情景呈现。

师:海安附小四(3)班的孩子,刚在外面上完一节体育课,外面可真热呀!(课件出示32℃温度计),下课后他们喜滋滋地吃起了冷饮(出示0℃),这些冷饮是工人叔叔从冰库里搬出来的(出示温度-23℃)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改变教材中提供冬天气温的例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师:这三种温度各是多少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怎样表示这些温度

电脑出示:0℃、+32℃、-23℃(同时板贴)

哪种温度最高,在这种温度下上体育课有什么感觉你能表演一下吗

吃着0℃冷饮,有什么感觉

零下23℃呢这么冷的气温该是什么感觉啊感谢幸苦劳动的工人叔叔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读数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师: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

小结:要找准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第3页练一练的第2题。(课件出示)

师:请看图写一写这几个温度,再读一读。

谁来说一说你写的温度南极的温度和刚才冰库里的温度相比,谁更冷(课件出示答案)

3.归纳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师:瞧,黑板上有这么多正数、负数朋友了,谁来把他们分一分

归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负数0正数)。

三、读读写写,掌握正负数

1.完成第6页第2题。

师:请同学们看第6页第2题,这里有两个海拔高度,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是低于海平面还是高于海平面谁更深些

2.完成第7页第5题。

师:请再来看这里的几个温度,自己读一读,从这些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师:你们会把这些温度从高排到低吗

3.完成第6页第3题。

师:我们也来写几个正数和负数,请坐第3题。

学生可能出现:

(1)1、2、3、4、5、-1、-2、-3、-4、-5。

(2)有分数、小数或整数(0除外)各种情况。

请一名学生键盘输入第一种情况。

师:谁来读一读如果可以接着写下去,能写完吗(电脑)这些正数越来越怎样负数呢(电脑)

上下闪烁1、-1,你会这样读一读吗

师:刚才正、负数的.这些关系可以通过这根数轴来表示。随后用数轴表示出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课件分布出示数轴)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信息化环境,通过让学生在多媒体上写数,再读一读上下闪烁的1、-1,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时无限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引出数轴,为学生升入初中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链接生活,应用正负数

1.提问: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用正负数表示的事情吗

(1)存折(课件展示)

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意思

(2)刘翔在美国尤金精英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23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如果风速是+0.4米,你认为比赛的成绩会怎样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从课外移入课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

2.多媒体介绍第9页你知道吗负数的产生史。

师:正负数真是无所不在,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负数的历史。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师: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寻找负数的其他知识。

《负数》教案篇4

知识与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难点:

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和对“0”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感受相反

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截然相反”。

老师发出一个口令,你们执行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

2.其实,我们周围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存在相反的情况,请看大屏幕。

3.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尝试记录,探究新知

1.有时候,这些相反的情况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

2.你们能帮老师把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快速、准确、清楚的记录下来吗?

3.学生拿出白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据。

妈妈9月赚了1500元,10月亏了200元。

仓库昨天运出800千克货物,今天运进1690千克货物。

天气预报显示今天的最高气温为1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1摄氏度。

明明的体重增加了3.6千克,莉莉的体重减少了0.7千克。

4.交流讨论各种方法,并挑出哪种方法既快速又明了,而且数学味最浓。

板书这种方法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清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

5.认识正号、负号,学习正数负数,了解其读法和写法。并判断正负号是否可以省略。

6.抓住一个数字-2,来研究到底为什么要用负数。学生把你心中的—2用图画表达出来。

7.讨论0所在位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正数、负数及0在温度计上的分布如果加上箭头,这样的直线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数轴了。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1.生活中学生见过的负数

2电梯中的正负数(出示“电梯按钮”幻灯片)

看电梯的按钮,说—1和+1表示的含义、区别。如果李叔叔上五楼开会,刘阿姨到地下一楼取车,应按哪两键?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按照生活习惯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数。

(1)小李身高增加3厘米,记作( )厘米,李叔叔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 )千克。

(2)河水下降3.4厘米,记作( )厘米,上升4.5厘米,记作( )厘米。

(3)超市运进酒60箱记作+60箱,那么卖出20箱应记作( )箱。

(火车向北行驶50千米记作+50千米,那么火车向南行驶30千米应记作( )千米。

2.分类。

+7-11 -254 0 +1.11 2 87.22 -27.22 +2888 -2999.2 1/2

正数:

负数:

3.判断。

(1)+0为正数,-0为负数。 ( )

(2)+8.8读作加8.8。( )

(3)—8,+8.7,-88,5,-11都是负数。 ( )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衡量自己,开阔视野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同学你们今天的收获是“+”还是“—”,请你在你今天的表现前加上正号或负号。

《负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1~3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需要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数学思考:通过正负数的教学,培养数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3、问题解决: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创造,初知正负数

1.情景引入。

用最简捷的方式记录这些信息。(师叙述,生记录。)

①1路公共汽车在昆山宾馆站上来2位乘客,到亭林站下去2位乘客。

②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转走16名同学。

③小明妈妈投资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00元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素材为教学切入口,创设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凸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因为需要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创造。】

2、揭示课题

+2、-2前面的+叫做正号、-叫做负号,正号和负号与以前学的加减号写法相同,但表示的意义却有所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二、沟通联系,再识正负数

1.教学例1

(1)情景呈现。

师:五(2)班的孩子,刚在外面上完一节体育课,外面可真热呀!(课件出示32℃温度计),下课后他们喜滋滋地吃起了冷饮(出示0℃),这些冷饮是工人叔叔从冰库里搬出来的(出示温度-23℃)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改变教材中提供冬天气温的例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师:这三种温度各是多少?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怎样表示这些温度?

板书:0℃、+32℃、-23℃

哪种温度最高?

(3)师: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

小结:要找准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读数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归纳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师:瞧,黑板上有这么多正数、负数朋友了,谁来把他们分一分?

归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负数正数)。

二、读读写写,掌握正负数

1.读两个海拔高度,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2.读温度,先自己读一读,你们会把这些温度从高排到低吗?

3.写几个正数和负数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信息化环境,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时无限的】

三、链接生活,应用正负数

1.提问: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用正负数表示的事情吗?

(1)存折(课件展示)

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意思?

(2)刘翔在美国尤金精英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23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如果风速是+0.4米,你认为比赛的成绩会怎样?

2.多媒体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从课外移入课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

教材分析: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负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

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

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

《负数》教案篇7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8 ℃~-5 ℃

北京: -6 ℃~6 ℃

深圳: 15 ℃~25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负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了解。

2、使学生会正确的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的负数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负数。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说以说对温度的认识。

①可以结合天气预报。

②说一说“零下__度”使什么意思,怎样表示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负数。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①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上你看到了那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

②学生观察,自由汇报。

a、教室内的温度是16℃。

b、雪地上的温度是-16℃。

c、 “℃”表示什么?

d、 “16℃”和“-16℃”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e、 “-”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

③针对上边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a在小组中说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b全体汇报交流,认知结果。

c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简要说明:“°”表示度,“℃”表示慑氏度,零下16℃用“-16℃”表示,“-”是负号,在这里表示比零度还低。16℃表示零上16℃。

2、教学例2

①出示银行存折数据,统一说出这些数各表示什么呢?

②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500表示存入,-500表示支出)

3、认识负数。

①联系16℃和-16℃,500和-500说一说体会。

②什么是负数?

③教学负数的读写法。

④什么是正数?

⑤关于正数前的“+”可以省略的指导,强调负数的负号不能省略。

⑥关于“0”的认识(非正也非负)

⑦你能写出几个负数吗?组内订正。

⑧指导看书,画一画,记一记。(要看课后资料)

三、巩固提高:

1、完成“做一做”

第一题,独立完成,组内订正。

第二题,介绍“海拔高度”再同桌完成。

2、练习二第一题。

边度边想边填,组内订正。

3、验收:练习二第2、3题,集体订正。

4、思考:-2○3,5○-5

四、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负数

例1:16℃:读作:正十六摄氏度。

-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

例2、500元:存入

-500元:支出

负数表示和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本文永久网址